柳工862装载机和沙特结缘的故事,要从沙特最享誉盛名的石油产业说起。
众所周知,沙特是一个以石油为经济支撑的国家。在沙特,油田开叉、石油炼化、油管铺设工程无处不在。
作为石油产业的重要合作伙伴之一,中石化集团深耕沙特多年,对工程设备的要求也极为严格。12年前,中石化国际运输项目部寻求一款用于搬迁钻井设备、可配置叉子和吊臂的装载机时,通过市场调研和多方考察,确定选用柳工862装载机。柳工第一批862装载机交付沙特市场,应用于油井运输项目,从此,柳工和中石化沙特公司的合作正式开展。
征战沙特,柳工862赢得好评
从2007年第一批柳工862装载机进驻沙特,至今已有12年的时间,设备平均工作30000小时以上,所有整机目前都还在工地服务,这离不开客户良好的维护保养,也离不开柳工的服务保障。
12年里,设备没有问题是不可能的,但出了问题如何快速解决是关键。如客户反馈配置的货叉,操作视野不好,叉装时看不到叉尖,服务人员就与客户在现场商量对策,采用临时方案加装摄像头,来辅助操作,同时反馈到柳工研发改进,开发了叉体更长、结构强度更好的穿轴式货叉,发运到沙特给客户更换;临时的方案能很好地过渡,不至于影响客户项目施工,改进的货叉,让客户感受到柳工的实质行动,给客户留下了良好的印象。我们也定期关注设备的保养情况,所有的设备都按时保养且有保养记录;至今整机无大修,只是做过部件维修,整机性能依旧强劲。
设备能得到如此专业的保养,也得益于客户能时长关注设备运行状态,并结合项目工况,提出很多实用的改进建议。这更有便于我们进行维修,并延长设备寿命。我们与客户12年来的沟通与协调,彼此对产品和服务的肯定和建议也将双方的信任升级。
口碑传递,再获订单
客户工地里的25台柳工862装载机仍在运转,平均30000小时以上的工况记录,平均油耗18L/H,整机无大修,至今依旧驰骋沙场的良好表现,这使得柳工产品在沙特石油工况中赢得了良好的口碑。
2019年该客户的兄弟单位项目部需求土方设备,在该客户的引荐下,最终签订3台320推土机、2台612H压路机、4台862装载机等共9台设备,后续还有二期工程潜在需求。同时,应项目需求,老客户也在考虑再采购新的设备。12年来,通过沟通与协调,客户对我们产品和服务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合作双方对彼此的信任也不断升级。
未来,柳工将继续致力于为客户提供卓越的产品和服务,以人为本,为客户创造最大利益为目标,深耕海外市场,赢得更多的口碑、客户和国际市场。
(图/文:卢炳建)
近日,广西柳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柳工)发布的2025年上半年业绩预告显示:上半年度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11.80~12.79亿元,同比增长20%~30%。新任领导班子履职后,柳工坚持战略目标、体制机制不动摇,管理层不断增强执行力,紧抓国内周期复苏机遇,持续深耕国际市场,交出了一份亮眼的业绩成绩单。
7月17日,柳工(新疆)智慧产业园暨客户尊享中心在天山北麓盛大开业。这标志着柳工在西部地区规模最大、功能最全的综合性产业中心正式落成,写下了以机械力量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一笔。
为深化市场布局、强化产品推广并精准谋划下半年销售战略,柳工路机2025年半年度专职机构会议暨面层产品观摩交流会在内蒙古赤峰顺利举行。来自全国的路面直营公司、经销商专职经理及特许经营渠道代表齐聚一堂,共商发展大计,共绘合作蓝图。
2025年春夏,柳工高空作业平台以雷霆之势席卷全球三大顶级展会,在莫斯科、墨尔本和千叶的舞台上,向世界展示中国高端制造的硬核实力。 015月27日,莫斯科CTT Expo 柳工携多款高机明星产品强势出击。
近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发布一批国家标准。其中,柳工牵头制定的2项国家标准正式发布,填补了土方机械标准体系空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截至目前,柳工牵头制定的9项国家重点标准均顺利制定完成。
台班费一降再降,吊装人如何跳出低价竞争困局?广东霍老板一句话点破关键:“降不了成本,就拼效率!拼别人干不了的活!” 霍老板是柳工起重机的老客户,手上拥有柳工大小吨位的起重机和随车吊近10台。他对柳工产品的品质十分信任,所以在LTC550L6刚上市时,都没去工厂试车,就直接定了一台。
施工困境 柳工破局 近日,云南一工厂施工现场陷入了难题。工厂要搭建一组超50米作业高度的钢结构,施工方先是找了4桥底盘起重机,可工厂道路狭窄且物料散落,4桥底盘根本无法进入。接着咨询3桥底盘起重机,常见的25吨5节臂起重机作业高度又达不到。
近日,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大部分地区迎来持续性强降雨天气,其交通干线出现泥石流、河水猛涨冲毁路基等灾害。柳工设备紧急驰援阿坝州一线攻坚抢险,在泥泞与洪流中发挥机械力量,连夜抢通受阻路段,以硬核性能支撑救援进展,成为风雨中挺膺担当的可靠力量。
7月9日,2025飞书无限大会盛大启幕。作为先进制造企业代表,柳工受邀参会,凭借 5G 远程遥控技术与全球化协同创新模式成为大会焦点,充分展现中国制造在智能化与国际化的双重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