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0月1日,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会在北京盛大举行,当天上午,规模空前的阅兵仪式及群众游行活动在天安门广场举行,全球数亿观众通过电视屏幕同步观看了这一盛况。
而在直播的幕后,现场有一支特殊的队伍也激动不已。他们是来自装备制造企业——中联重科的70周年大庆活动直播项目组。为了向全世界完美展现这举国欢庆的历史时刻, 中联重科派出20余名工作人员,专门成立了助力直播技术保障团队。5月项目开启,昼夜奋战近150天。7月项目组正式进驻北京,常驻北京70余天。工程师和服务人员反复讨论、修改方案,机手们全力配合、精准操作,发扬“工匠精神”和“阅兵精神”,只为圆满完成拍摄任务。
7月队员们首先进驻阅兵村,进行了为期40天的演练。此后设备进驻长安街,又进行了30余天的各项准备工作。进驻长安街后的架设工作强度非常大,中联重科工作组克服重重困难,连续半个月披星戴月。每次进驻到天安门、长安街区域的时候都是以分钟计算时间,最终高效完成了勘察路线,确定方案,搬运物资,拆装设备等一系列工作。
队员们更发扬了“阅兵精神”,面对各项工作挑战,执着坚守、不惧考验。在阅兵村中,工作组远离一切通讯工具,七八月的北京日晒强烈,对他们的身体和精神是双重考验。产品抵达长安街往往都是凌晨,队员们也必须及时赶往现场,一直到第二天上午收工,而有临时任务时,通宵达旦地工作也成为了他们的常态。在70天的日子里,他们轻伤不下火线,没有一位队员叫苦叫累,为祖国献力的巨大责任感和荣誉感支撑他们做到极致。
▲中联团队披星戴月,日夜兼程赶往北京
“这是我第三次参加拍摄阅兵仪式了,我感到非常荣幸和自豪。”
来自中联重科混凝土机械公司的吴志华是一名泵车调试员,这是他第三次参加协助拍摄阅兵。在接到赴京任务后,吴志华对同事们说:“这是我第三次参加协助拍摄阅兵仪式了,我们公司的产品和技术能够得到这么大的认可,我感到非常荣幸和自豪。”
此次和吴志华一起赴京的共有20多名中联重科的工作人员,其中混凝土机械公司有3名,他们连同一台40米4.0泵车在天安门西侧协助央视进行拍摄任务。吴志华介绍说:“我们在出发前就做了一系列的准备,对设备外观进行了一些拆除调整,同时为了央视拍摄顺利我们还主动安装了最新的倾角传感器。”
7月17日从长沙出发后,车队日夜兼程,大家轮流值班,最终提前到达了阅兵村,没来得及好好休整的队员们又立刻投入新的工作中。在阅兵村排练及调试设备期间,整个团队昼夜奋战,烈日下的暴晒,大雨中的坚守,与央视团队的配合日益默契,同时也得到了他们的高度认可。
这次中联重科无偿提供的4.0泵车不仅能保证稳定性,并且可以在短时间内平稳地完成高度角度的变化,“央视要求我们的臂架在拍摄期间完成两次高度调整,两次都要在90秒内完成,最后我们不光完成了高度的变化,而且从画面里几乎看不出有抖动,央视的工作人员一直夸我们产品好技术好”,吴志华表示,这次比前两次更受感染, “这一次阅兵的规模更大,场面也更大,让我更深刻的体会到了祖国的富强,我真的很骄傲,很自豪!”
▲吴志华检查泵车装备
“大家拧成一股绳,一起向前冲,真的很让我感动。”
本次赴京的中联重科队伍里人数最多的是工程起重机公司,他们共派出了8名工作人员,同时出动了6台汽车起重机参加央视直播拍摄,主要被用于架设“天鹰座”二维索道摄像机和“万向鹰眼” 摄像系统。
此前曾参加过两次阅兵拍摄的龙卫国是本次工程起重机公司队伍的负责人,提起今年国庆拍摄,他反复说道今年对设备的要求标准比往年都要高,“这次对设备的要求比以往更高,既要防抖抗风又要保障安全,方案经过了多方评审,并且我们一到北京就特意去通州进行了多次拉力防倾翻试验,确保我们的设备万无一失。”
到达天安门广场后,由于起重机设备需要定点进行搭建工作,整个中联重科团队都参与其中。在搭建过程中,时间相当紧迫,队员们争分夺秒,为的就是能提前完工好给设备调试留出足够的时间。大家连续通宵半个月,昼夜颠倒,克服种种困难,最终齐心协力完成了起重机的搭建,在天安门广场树立起了一道极光绿的风景线。
作为“湖南劳动模范”的龙卫国是整个团队的主心骨,他一方面要开会协调各方需求,另一方面还要带领团队完成设备安装及调试,通常顾不上吃饭和休息就要赶往下一个会议,“虽然这次我们遇到了很多困难,但是公司给了我们极大的支持,来北京的所有队员也都很团结,我还记得给吊臂装防护网的那个晚上,风好大,这次来北京的所有同事都过来帮忙,当时是要到40米的高空去用防护网把整个吊臂包裹住,每个人都抢着上去挂,虽然很危险但没有人退缩,大家拧成一股绳,一起向前冲,搞了一个通宵终于弄好了,那天晚上真的让我印象很深刻。”
▲龙卫国(左)调试起重机设备
“虽然没能当兵,但我用另一种方式参与了阅兵,真的很激动很自豪。”
生长于军人世家的欧涛是中联重科消防公司的一名工程师,爷爷曾经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父亲参加过越南自卫反击战,欧涛从小就梦想能考军校当军人,后来因为身体原因没能圆梦。这一次能亲历建国70周年阅兵仪式,欧工心潮澎湃,“虽然没能当兵,但我也算是参与了这次阅兵,我真的很激动很自豪。”
这是欧涛第一次参加协助央视直播拍摄任务,出发前,他查阅了不少之前的相关资料,并且向前辈们学习经验,但是在踏上征程的时候内心还是十分紧张的,生怕会出现一丝差错。“接到赴京任务后,我们依据以往经验,在长沙做了一系列前期准备,之前参加过的同事还提醒我们要带一套易损件以防万一。”在回忆这次任务时,欧涛仍然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由于云梯消防车搭载的是45倍放大镜头摄像机,要求我们车辆和云梯要非常平稳性高,我们到达北京后经过多次调试,最终达到了这个要求;另一方面,因为我们消防车工作斗平台面积不够放置45倍放大镜头摄像机的三脚架,所以必须采用其他办法固定在车辆的工作斗上,我们临时加急制作了一个单独的工作平台给摄像机使用”。
经过数十天的密切配合,中联重科的设备和技术人员获得了央视团队的交口称赞,这些赞许给欧涛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次任务虽然只是协助拍摄,但是我们高标准地完成了央视所提出的一切需求。这也激励了我们团队要继续努力奋斗,做出更好更一流的产品,为中联重科争光,为祖国争光。”
▲欧涛(右)与同事商讨优化方案细节
此次参加协助央视拍摄70周年大庆直播任务的中联重科团队包括中联重科混凝土公司、工程起重机公司、消防公司及高空机械公司,各个事业部在生产高度紧张的情况下,加班加点,排除万难,为保障直播效果集思广益,在出发前调动了一批研发专家与技能大师对参与直播的设备进行技术改进与调整,之后抽调骨干机师与精锐后勤一同前往北京。
赴京的队伍中,有孩子刚满月的妈妈,有刚刚新婚的丈夫,还有小孩即将入学的爸爸,但这一次,他们只有一个身份——中联人,他们肩负着公司的责任与两万中联人的祝福,秉承“工匠精神”和“阅兵精神”,团结一心,一丝不苟,精益求精,使命必达,圆满完成了这次任务,期待他们的凯旋。
4月15日至18日,中联重科多台高空消防灭火救援“硬核”装备正式交付温州市消防救援支队,其中包括72米登高平台消防车、36米举高喷射消防车。为加速装备实战能力转化,公司同步开展交付培训,通过系统化培训赋能消防救援队伍战斗力提升。
眼下正值春耕春种时节。4月17日,位于湖南南县的宏硕稻虾智慧农服产业园里迎来春耕生产的高潮。育秧基地里,此起彼伏的吆喝声、机械轰鸣声交织在一起。工人们手脚麻利地将一捆捆绿油油的“苗毯”搬至插秧机上。随后,满载秧苗的插秧机陆续奔赴田间开展春种作业。
眼下正值春耕春种时节。4月17日,位于湖南南县的宏硕稻虾智慧农服产业园里迎来春耕生产的高潮。育秧基地里,此起彼伏的吆喝声、机械轰鸣声交织在一起。工人们手脚麻利地将一捆捆绿油油的“苗毯”搬至插秧机上。随后,满载秧苗的插秧机陆续奔赴田间开展春种作业。
近日,全球石材行业瞩目的第30届土耳其伊兹密尔国际石材及技术展览会(MARBLE Izmir Fair),在伊兹密尔国际展览中心开幕。作为全球装备制造龙头企业,中联重科携旗下4款高端挖掘机亮相,全方位展示了在矿山开采领域的研发制造实力,得到行业客户的高度认可。
近日,一批中联重科“谷王”收获机抵达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曲水县,并交付到当地热堆村村民手中,为这片广袤的雪域高原带来了丰收的新希望。 ▲“谷王”收获机批量交付现场 交付现场,数台身披哈达的“谷王”收获机整齐排列。
4月14日,随着中联重科2000吨履带起重机的精准落钩,“华龙一号”漳州核电3号机组钢衬里模块六吊装圆满完成,吊装过程安全、质量整体可控。此次吊装任务的圆满完成,标志着3号机组钢衬里模块在中联重科起重机的助力下全部顺利吊装就位。
近日,一批中联重科“谷王”收获机抵达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曲水县,并交付到当地热堆村村民手中,为这片广袤的雪域高原带来了丰收的新希望。 ▲“谷王”收获机批量交付现场 交付现场,数台身披哈达的“谷王”收获机整齐排列。
当地时间4月13日,德国宝马展(bauma 2025)在慕尼黑圆满落幕。展会期间,中联重科展区人气持续火爆,观众络绎不绝,充分彰显出全球装备制造龙头企业的硬核实力和市场吸引力。
当地时间4月7日,德国宝马展(Bauma 2025)在慕尼黑隆重开幕。现场人气爆棚,签约捷报频传,中联重科工程起重机取得了辉煌的签约成果,热门产品人气居高不下,设备订单总数超过160台、订单总价值近10亿人民币。 签约活动伊始,全球各地的客户踊跃响应积极参与。
第34届德国宝马展Bauma 2025上,中联重科携9大类别60余款标杆产品及智慧解决方案精彩亮相。穿梭在中联重科产品林立的钢铁丛林,一台身上印着“THE HIGHEST TELESCOPC BOOM LIFT IN EUROPE”(欧洲最高高空作业平台)的高空作业机械格外引人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