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夏时节,伶仃洋上海天一色,潮声阵阵。
近日,被誉为新世界七大奇迹之一的港珠澳大桥,迎来了首批主体工程拯救及养护设备的第一次全面回访检修。中铁物资集团携手徐工集团旗下随车公司、环境公司等三家中国工程机械制造商,对服务于港珠澳大桥的14台徐工成套化产品进行了质量检查和车辆维护保养。
沉管成隧,跨海架梁,全线贯通的港珠澳大桥宛如一条巨龙。在这里,大桥建设者与守护者们共同向全世界展示着中国制造的绝对实力,展现着大国重器的无穷魅力。
徐工集团作为中国工程机械行业的领军企业,突破重重困难与挑战,用实际行动为“海上金桥”保驾护航。
徐工成套化产品在港珠澳大桥施工作业
防撞缓冲车
道路清障车
湿式扫路车
徐工始终秉承“贴身、贴心、全生命周期、全价值链”的超值服务理念,提供从售前、售中到售后的全生命周期的无忧服务,将增值服务融入到与每一位客户密切相关的任何一个环节。
本次港珠澳大桥回访活动中,徐工服务工程师围绕产品使用情况和服务需求进行实地调研,提供产品体检、专业指导、保养维护、更换易损备件等几方面的服务。同时,为通过后端服务推动前端研发,工作人员广泛收集客户对产品质量和性能改进提升的建议。
徐工服务人员检修产品并为大桥管理人员进行日常设备维护保养讲解
港珠澳大桥管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经过一年多的市场检验,徐工成套化产品在港珠澳大桥绽放了耀人的光彩,产品质量、性能指标、防腐能力和售后服务都能够满足大桥的全天候全方位养护需求,并对双方今后的深度合作表示期待。
港珠澳大桥主体工程设备座谈会
港珠澳大桥管理局计划合同部负责人对徐工产品给予了高度的评价:“相比较其他公司的设备,徐工集团的成套化设备各方面稳定性较优,产品很不错。”
众所周知,港珠澳大桥的建设难度大,对车辆的技术指标、性能水平、防腐蚀能力等方面技术要求极为严苛。此次徐工产品不辱使命,以国际领先的技术实力和最优的成套化解决方案满足了建设要求,获得了港珠澳大桥施工方的赞誉!
在香港回归22周年、澳门回归20周年之际,港珠澳大桥的建成无疑开启了内地与港澳之间政治经济文化沟通发展的新纪元,见证了中国工程技术发展前进的坚实步伐!
徐工集团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将改革创新作为发展的最强劲动力,在各领域贡献中国制造力量!
高空够不着,远距够不到? 狭窄场地、复杂路况 设备进场费时费力? 别急! “吊装全能王” XGTC160-I伸缩臂履带起重机来了! 臂长给力,多场景轻松拿捏! 65米主臂 最长臂架组合可达65+18.5米 无论是高。
3月14日 徐工高空作业机械智能化生产车间 再次出现在央视《新闻联播》镜头中 镜头中提到,“制造业要不断加大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不断提高产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 多年来,徐工始终牢记总书记嘱托,坚持创新驱动,聚力聚焦发展新质生产力。
在东南亚某国家级风电项目现场,两台徐工D170推土机正以日均1.8公里的惊人速度开辟道路,硬核挺进复杂山地! 作为该国重点能源工程,项目施工面临泥石混合山体、风化岩层、极端天气等多重挑战,首期机组建设迫在眉睫。
当AI技术注入工业基因当机械齿轮被绿意点燃核心零部件也绽放出自然灵韵“铁疙瘩”摇身一变成为春日里最耀眼的“显眼包” 这般绝美景致你能忍住不心动? 01 徐工传动办公楼 春风拂过,办公楼。
近日,备受瞩目的 “品质服务,伴您前行” 2025 徐工随车全国服务万里行启动仪式隆重举行,标志着徐工随车又一次踏上了为客户提供卓越服务的征程。
春潮涌动,实干争先 徐工在“两会”精神的指引下 以科技创新为引擎、以绿色转型为抓手 短短四天,获得央媒六次点赞 《人民日报》、新华社、央视《新闻联播》 等重磅报道 一起来看央媒镜头下 徐工奋进的新图景 人民日报 NEWS 。
“抓产业创新,要守牢实体经济这个根基,坚持推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和开辟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新赛道并重。” 习近平总书记这一重要论述,深刻把握实体经济发展面临的“时”与“势”,为制造业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
两会期间,“循环经济”“绿色制造”等关键词被多次提及,强调要加快构建资源循环利用体系,推动制造业向绿色化、智能化、高端化转型。 徐工基础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号召,在工程机械领域探索并实践循环业务模式,通过二手机业务的深耕与创新,推动行业资源的高效利用与可持续发展。
全心托付,永不止步 近日,徐工叉车315客户走访行动在春日的暖阳中正式启程。来自市场服务、销售、技术支持、质量管理等30余核心骨干,带着使命与责任再次向客户送达“专业、敏捷、高效”的专属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