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Y25K5C即将上市,不少吊友会拿它和QY25K5-I作比较,今天就详细为大家介绍一下,两者的差异。
外观造型基本相似,但是独有的“2019-KC”字样,足以让所有人一眼就识别出哪个是新产品,另外就是KC系列采用了和G一代一样的单板臂头设计,无疑吊臂轻量化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吊重能力自然不言而喻。
两室细节配置提升:
人机交互面板、出风口、方向盘、门内护板拉手全是镀铬装饰,无纺布热压成型顶棚,地垫由橡胶升级为阻燃、防滑、易除尘精品丝网地垫。
很多吊友会担心,升级之后液压系统的可靠性怎么样?
目前的QY25K5C采用了专有双泵自动分合流控制技术,这套液压系统无论是在起升、变幅、伸臂单独动作时,双泵合流供油,效率非常高;复合动作时,双泵自动分合流控制,可实现任意工况复合,复合动作操控性能优异。整套液压系统可以不受吊重负载压力和油泵流量的变化,保证客户调速的实际要求,保证吊重动作的可控性,同时降低液压系统发热,延长液压系统寿命。
相比老的K系列负载敏感系统,效率提升非常明显,因为毕竟是已经用了近20年的老系统。
电气系统可靠性全面升级,达到G一代标准
全系KC配备了同G一代产品一样的电气线路,相比老的K系列可靠性全面提升:采用防水防尘插接件、线束分支金属分线器防护、耐高温150℃闭口波纹管,防护等级达到IP67。
新增安全防护细节设计
支腿卤素灯全部换成LED的;臂连接轴由单尖销轴更换为双尖销轴,穿轴方便;卷扬监视镜尺寸由214×162(宽×高)增加至420×220(宽×高),整个卷扬全都看的见;G一代的吊钩起重钩便捷穿绳系统,KC也全采用,无需拆卸楔套,穿绳时间节省48%。
相比老产品实用性能到底怎么样?
KC系列臂架结构轻量化也是做到了G一代的级别,QY25K5C全伸主臂长42m,高频工况吊重性能,老的25K已经那么强悍了,你觉得25KC会差吗?
通过对近20000台25吨 ,2年作业数据统计分析发现,最常用的臂长35米以内占比93%,幅度20米以内占90.3%。
在臂长35米左右和幅度20米左右的作业性能上,25K5C应用了同G一代一样的优化,针对这些工况无论从调试还是实验强度都进行了数倍的加强,而且针对“高频工况”的设计上,研发专家就如何实现高频工况的最高效率,最优节油经济,最小化疲劳导致的性能衰减,这是一个系统化的匹配。
最终带来的好处就是在使用时综合效率更高,作业节油性更好,起重机性能衰减更慢,整机寿命更长,所以二手车更保值。
Z世代的少年欢迎加入徐工成为大国工匠预备役用技能照亮前程以智能制造拼出你的硬核未来徐工技师学院2025年预报名通道为你开启逆袭人生 世界徐工·高端引领 。
在合肥轨道交通S1号线施工现场 徐工G2代起重机XCT50G5-1 以出色的表现完成“空中接力” 助力市域融合一体发展 这场城市交通建设的施工“大秀” 让“合肥速度”与“徐工精度”同频。
矿山江湖,风云再起! 当大众对行业130吨级产品停留在“装车慢、油耗高、故障多”的传统认识时,徐工XE1350G Pro凭借着高效和省油两大致胜法宝持续领跑市场,自问世以来在内蒙古、西北等多个露天矿山战场独占鳌头。
徐工叉车首次亮相LogiMAT展会 鲲鹏C系列电动化叉车惊艳登场 2025年3月,全球智慧物流行业盛会————德国斯图加特LogiMAT展会盛大开幕;本届展会以“passion for solution”为主题,汇集来自全球的1661家的参展商,包。
春分时节 徐工33米泵车化身“钢铁画笔” 在祖国山河间勾勒建设图景 奋斗的图景生机勃勃 看硬核装备如何为春日中国“泵”发能量! 河南 平顶山 ——乡镇房建 徐工33米泵车 小巧身形。
1960年,第一台徐工压路机诞生了,至今已有65年。在这65年里,徐工压路机驶过青藏公路的冻土、港珠澳大桥的隧道,如今更以名列前茅的市场占有率,成为行业内的领军者。 它不仅是一台机器,更是徐工道路机械的时代答卷,让我们走进压路机的光辉历程,回顾徐工压路机的发展史。
近日 徐工XLC18000M(1300吨级)履带起重机 在华北某大型风储基地项目现场 以强悍实力完成 首台6.25兆瓦大型风机吊装 标志着项目建设迈出坚实一步 也为我国新能源产业注入澎湃动力 硬核装备,制胜高空吊装 在风电建设浪潮中,XLC。
近日 徐工XLC18000M(1300吨级)履带起重机 在华北某大型风储基地项目现场 以强悍实力完成 首台6.25兆瓦大型风机吊装 标志着项目建设迈出坚实一步 也为我国新能源产业注入澎湃动力 硬核装备,制胜高空吊装 在风电建设浪潮中,XLC180。
"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基本路径。"习近平总书记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的讲话,正指引着徐工在新能源赛道加速奔跑。 春潮与绿色转型浪潮同频共振,高质量发展蓝图正被一台台徐工“青山绿”具象化。
3月16日出版的2025年第6期《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坚持和落实“两个毫不动摇”》。文章强调,“党和国家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