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5月20日,徐工起重机G一代升级产品正式上市。这是继2016年G一代新产品上市3年后,一次重要的升级。
从K系列到G一代,徐工起重机械产品升级的步调在加速,产品升级的重点直指用户体验。
这背后,徐工的技术、产品、制造等环节,是如何对标、角力世界标杆的?以G一代升级产品为代表,徐工起重机械又将为行业、为用户,带来哪些“惊艳”表现?
就此,ccm杂志与徐工机械副总裁、起重机械事业部总经理孙建忠进行了一场对话。
对话徐工机械副总裁、起重机械事业部总经理孙建忠
CCM:2019年开年至今行业整体形势一片大好,但市场竞争也更激烈,徐工起重机选择在此时推出升级版产品的深层次原因是什么?新产品推出,对于下一步徐工起重机的市场拓展将起到怎样的助力?
孙建忠:选择此时推出升级版产品,首先是为国庆70年献礼。其次则是基于徐工起重机的整体战略,基于产品在不同时段、不同时机下的拓展需要。
徐工起重机械最看重的是用户的诉求,我们正在全身转向用户导向。从2018年下半年起,针对于市场、客户需求的变化,我们对产品进行了重新的审视与定位,在此过程中,我们发现在一些很直接的使用体验和外观感上,用户有更迫切的要求。因此我们快速作出反应,推出了升级版产品。G一代升级版从智能化、舒适性、安全性和节能性等方面入手,进行了约200项细节调整,特别在使用寿命、人性化操作上,有了非常大的改进。
升级版产品的打造更符合客户的要求,一定程度上能有效助推市场开拓,助推客户对徐工起重机产品的认知,在客户对徐工产品原有的较高评价和认知基础上,通过这种细节的改进和调整,会进一步提升徐工的体验和亲和力。
CCM:此次推出的G一代升级产品在约200项技术上进行了优化升级,其中不乏行业首创、徐工独有的技术,请您介绍一下,徐工起重机是怎样做到这么密集、大量的原创创新的?
孙建忠:这是得益于徐工几十年来的积淀。徐工追求的是“技术领先、用不毁”。徐工潜心研发几十年;对手在抢市场、追风口的时候,我们在耐心高技术。目前,我们拥有了一支行业最顶尖的设计专家队伍。此次新产品的技术优化,应该是前期大量积累的阶段性爆发。再有,技术实力的根源,是人。徐工起重机通过项目引导、激励机制等方式,不断开发技术、研发人员潜在的积极性,引导他们更好地走进市场,主动贴近客户,形成了一个正向的、积极的技术-产品转化闭环。这让我们在把握客户需求,满足客户需求上,有非常明显的优势。
CCM:对G一代升级版上市后的市场表现,您有什么期待?
孙建忠:每一种产品进入市场都需要一个过程,G一代升级版同样如此,但我认为这个过程会很短,因为这是产业的发展趋势,也是客户的一种定位和追求。我相信升级版产品的这种模式,将会引领整个行业的新潮流,把市场引向一个更健康、更可持续的竞争轨道。
CCM:中国起重机行业,“客户忠诚度提升”、“客户终身化”是一个大趋势——一方面是企业紧紧把握住用户,另一方面是客户自愿“一生只选择一次产品,终身享受高价值和服务”。在这方面,徐工起重机械有哪些打算和行动?未来,徐工起重机将如何保持产品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孙建忠:首先我们要在产品端引领,不断提升产品的品质、性能,朝着更加可靠、人性化的方向努力;其次在制造端和管理端,要有效地将设计转化为产品,并推广给客户。我相信随着竞争环境以及时代的发展变化,未来客户的需要是向高端化迈进,这也是生活趋向美好的必然走向,所以我们要不断的在产品上、研发上、市场上投入,让客户使用到更好的产品。
想要真正实现“客户终身化”,市场端的需求是最核心和关键的部分,因此,一方面是深入市场,加深与客户的沟通和交流,从客户端收集建议和需求,这一点上,徐工起重机会定期组织人员,不仅仅是市场销售人员,还包括了技术、研发人员进入市场,适应工况,了解客户的需求;同时我们会邀请客户参与到产品的研发过程中,提出他们的建议和需要,在产品的不同阶段,也让客户给予评价和评估,以此将产品和市场紧密的结合起来,不断地向高峰迈进。应该说,G一代升级版产品的产生正是基于此。
Z世代的少年欢迎加入徐工成为大国工匠预备役用技能照亮前程以智能制造拼出你的硬核未来徐工技师学院2025年预报名通道为你开启逆袭人生 世界徐工·高端引领 。
在合肥轨道交通S1号线施工现场 徐工G2代起重机XCT50G5-1 以出色的表现完成“空中接力” 助力市域融合一体发展 这场城市交通建设的施工“大秀” 让“合肥速度”与“徐工精度”同频。
矿山江湖,风云再起! 当大众对行业130吨级产品停留在“装车慢、油耗高、故障多”的传统认识时,徐工XE1350G Pro凭借着高效和省油两大致胜法宝持续领跑市场,自问世以来在内蒙古、西北等多个露天矿山战场独占鳌头。
徐工叉车首次亮相LogiMAT展会 鲲鹏C系列电动化叉车惊艳登场 2025年3月,全球智慧物流行业盛会————德国斯图加特LogiMAT展会盛大开幕;本届展会以“passion for solution”为主题,汇集来自全球的1661家的参展商,包。
春分时节 徐工33米泵车化身“钢铁画笔” 在祖国山河间勾勒建设图景 奋斗的图景生机勃勃 看硬核装备如何为春日中国“泵”发能量! 河南 平顶山 ——乡镇房建 徐工33米泵车 小巧身形。
1960年,第一台徐工压路机诞生了,至今已有65年。在这65年里,徐工压路机驶过青藏公路的冻土、港珠澳大桥的隧道,如今更以名列前茅的市场占有率,成为行业内的领军者。 它不仅是一台机器,更是徐工道路机械的时代答卷,让我们走进压路机的光辉历程,回顾徐工压路机的发展史。
近日 徐工XLC18000M(1300吨级)履带起重机 在华北某大型风储基地项目现场 以强悍实力完成 首台6.25兆瓦大型风机吊装 标志着项目建设迈出坚实一步 也为我国新能源产业注入澎湃动力 硬核装备,制胜高空吊装 在风电建设浪潮中,XLC。
近日 徐工XLC18000M(1300吨级)履带起重机 在华北某大型风储基地项目现场 以强悍实力完成 首台6.25兆瓦大型风机吊装 标志着项目建设迈出坚实一步 也为我国新能源产业注入澎湃动力 硬核装备,制胜高空吊装 在风电建设浪潮中,XLC180。
"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基本路径。"习近平总书记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的讲话,正指引着徐工在新能源赛道加速奔跑。 春潮与绿色转型浪潮同频共振,高质量发展蓝图正被一台台徐工“青山绿”具象化。
3月16日出版的2025年第6期《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坚持和落实“两个毫不动摇”》。文章强调,“党和国家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